阿福是著名作者龙上散人成名小说作品《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阿福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“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”
《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》精彩片段
阿福背起母亲就往家跑。泥泞的田埂上,他听见母亲在头顶轻声哼唱儿时的歌谣,
温热的泪水滴在他后颈。入夏后,李氏的哮喘愈发严重。阿福背着母亲走遍方圆百里的医馆,
偏方试了个遍。有次深夜求医,他在山路上摔进沟渠,膝盖被碎石划得血肉模糊,
却死死护着背上的母亲。当郎中说要用人参吊命时,他二话不说典当了祖传的玉镯。
秀兰默默摘下陪嫁的银钗:"娘的命,比什么都贵重。"那年中秋,李氏忽然精神矍铄。
她执意要给全家做月饼,颤巍巍揉面团的模样让阿福眼眶发烫。月光洒在天井里,
一家人围坐吃饼,李氏把最大的五仁月饼塞进阿福手里:"我儿小时候,
总说月饼里的核桃仁是金元宝。"阿福咬下一口,甜腻的馅料里混着细碎的核桃渣,
像极了这些年生活里的酸甜苦辣。深秋的菊花开得正艳时,李氏溘然长逝。
阿福在母亲枕边发现本泛黄的账本,密密麻麻记着:"福儿周岁,买虎头鞋三钱;十岁拜师,
送先生腊肉两斤......"最后一页写着:"愿我儿一生顺遂,
若菩萨要拿我这把老骨头换,我心甘情愿。""后来呢?"阿柔的鼻尖蹭着阿福的手腕,
像只撒娇的小猫。秀兰端着重新热过的菊花羹走来,羹汤里漂浮的枸杞红得刺眼。
阿福摩挲着荷包里的桂花糕,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:"别去寺庙烧纸钱,
省下的钱给孩子们买书本......"阿福五十岁那年,村里发了大水。
浑浊的洪水漫过堤岸时,他带着全家转移到后山。夜色中,
他看见自家老宅在洪水中轰然倒塌,那株母亲最爱的白菊被连根拔起。正当他心痛时,
却听见山下传来呼救声——刘阿婆的孙子被困在树上,洪水已漫到孩子腰间。
阿福抄起门板就往山下冲,秀兰拽着他的衣角哭喊:"你不要命了!
"他回头咧嘴一笑:"当年娘背着我走十几里山路,这点水算什么?"冰冷的洪水中,
他死死托住孩子,后背被暗流中的碎石撞得生疼。当孩子平安上岸时,
他恍惚看见母亲站在云端,朝他...
小说《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》试读结束!